在抗击“4.20”芦山强烈地震的斗争中,雨城区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党员干部,在他们身上,集中体现并升华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。实现“雨城梦”、“中国梦”,典型榜样的精神力量不可或缺!
汇聚先进树典型 锤练雨城“榜样精神”
雨城区广泛动员、积极组织,在全区上下大力开展“树典型、立榜样”活动。各单位、部门、乡镇、街道办分别确定一名专职宣传联络员,对所辖区域内的先进事迹、典型人物进行深度挖掘;建立雨城区专属先进典型信息库,落实专人及时收集信息整理入库,共收集有典型个人、先进集体百余个,涵盖“抗震救灾典型”、“灾后重建先进”、“实战兴邦劳动模范”、“思想道德模范”、“优秀基层党组织”、“优秀共产党员”等多个方面的典型榜样。通过典型榜样的塑造、学习与宣传,用身边人、身边事,感染、教育和引导干部群众,凝聚人心。同时,通过报刊、广播、电视、互联网、手机报、官方微博等媒体平台,进行广泛持续的强力宣传,实现了学有目标、赶有方向、干有榜样。在“树典型”“立榜样”中锤练“从悲壮走向豪迈的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”、“勇挑重担、追求卓越”的雨城精神、“诚信、包容、智慧、创新”的城市精神,成为推进雨城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“雨城力量”。
学习借鉴先进经验 推进灾后科学重建
在雨城区抗震救灾取得阶段性胜利、全面转入灾后恢复重建的关键时期,区委区政府着眼长远,组织带领区委农工办、规建局、交通局、财政局、国土局、旅游局、文广局、上里镇、中里镇等部门及重灾乡镇负责人、村民代表赴茂县、汶川县、绵竹市等5.12地震重灾区,学习考察借鉴恢复重建、振兴发展的先进经验。结合雨城实际,坚持以规划先行,用科学的规划保障科学重建,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,统筹考虑经济、社会、文化、生态等因素,准确定位,认真研究。
结合完善“十二五”发展规划,坚持全域全程搞规划,建立覆盖城乡、村庄,农业生产、工业发展等涵盖各个方面的规划体系。坚持高起点搞规划,聘请全国乃至世界一流的规划设计单位,确保规划的先进性、科学性。坚持突出特色搞规划,突出村镇布局和风貌特色,特别是在农房建设中体现山水田园风光,突出生态文化特色。以先进经验为引领,科学推进雨城“4.20”震后恢复重建工作全面协调推进。
逐梦路上 学榜样 争先进
雨城区充分发挥英模人物、先进集体、典型组织的榜样作用,凝练升华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。大力激发社会正能量,在雨城大地掀起一股又一股学典型、学榜样、争先进的热潮,使全区人民精神更加坚强,信念更加坚定,行动更加有力!创建省级文明城市、打造“五个雨城”、“优作风、强素质、提效能、促发展”、评选“最美雨城人”、“学习雷锋、做美德少年”等系列活动,真正让“中国梦”、“雨城梦”、“我的梦”成为一个个具体的目标追求。